有了她这个帮手,究竟是好是坏?慕韬天暂时无法判定,不过他发现和她相处的这段时间,他觉得很自在、很开心,这丫头确实有她讨人喜欢的本事。
“万一有危险呢?”他反问,想了解她的决心。
“有危险啊……”师元儿先是微微打量了他,然后凑向他小声地道:“放心,京城里大街小巷我都熟,我会带着你逃的。”
想来方才的“收功”还是没说服她,她依旧觉得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啊……慕韬天有些哭笑不得,但也十分感动她并没有因危险而退缩……应该说,她根本没想过退缩这回事,总之遇到危险逃就对了。
“你真是个……很特别的人。”他深深望着她,意外发现她身上耐人寻味的惊喜还不少,而他或许是平淡的日子过久了,甚至期待着她带来更多的惊喜。
“你才特别呢!光用说的就能说退敌人,我最崇拜的就是像你这种人。”她大力的赞美他,因为他今天的表现实在太出乎她意料,完完同全击中她的芳心。
如果她能从他身上学上几招,在皇宫里这里说说、那里说说,这钱财不就滚滚而来吗?她暗喜地想着。
“你不是说,宫女最崇拜的人是太子?”他低声反问,心里头有些矛盾。
“太子?”她偏着头想了想,也低声回道:“太子也像你这么厉害吗?”
他顿时无言以对。同一个人谁比较厉害?恐怕连老天都答不出来。
“那不就得了?”她以为他的反应代表着他胜过太子,只不过不能说,于是耸耸香肩,自以为理解地道:“所以喽,我还是最崇拜你好了。”
一番话说得慕韬天心情起伏,却又啼笑皆非。
此时陆老大站在一旁听了好一会,忍不住咳了一声,提醒这对气氛古怪的男女他还有正事要谈。见两人的注意力终于来到他身上,陆老大朝慕韬天行了一个大礼,接着哀叹道:“老兄,谢谢你救了我的手下,只不过我的船还真不知该怎么取回来呢。五十两黄金?!简直是坑人!”
“你的船,我会替你拿回来。”慕韬天淡淡地道。
“真的?如果能够拿回来,就多谢老兄了。”虽只是随口一说,但陆老大就是觉得他能做到这件事,光凭慕韬天刚才露的那一手,别人看不出来,自己可是看了个分明,眼前年轻人表面平和,可绝对是个狠角色。
“只不过我想和陆老大商讨一件事,而这件事也需要你的帮忙。”就这么电光石火间,慕韬天对于解决这次物价上涨以及罗刹教一事已有定见。
他虽长年深居皇宫,但天资聪颖可不是骗人的,只要见到冰山一角,举一反二是很简单的事。“老兄有事尽管说,只要我陆老大帮得上忙的,一定?一定像这位姑娘般,帮到底!”
陆老大拍拍胸口,还调侃了下师元儿。
师元儿俏脸一红,暗自瞪了陆老大一眼。偷听她说话也就算了,何必抢她台词呢?
“咳咳!”慕韬天咳了两声,掩饰些许的不自在。“罗刹教拦河道,造成奇货可居的现象,物价亦跟着飞涨,而你们行船的风险增加,运费也相应上涨,所以才造成商品涨上加涨,是不是这种情形?”
“没错。”如果陆老大知道他才观察了一个下午便得此结论,一定会讶异他居然如此心思缜密。“我们涨价,也是不得已……”
“所以我打算由两方面入手,一方面是物价,一方面是船价。如果我能平抑物价,同时又能保障行船安全呢?”
“真的可以?”对方笃定的口气及过人的气质和胆识,让陆老大几乎要觉得眼前这人不是太子的近臣,而是太子本尊了!“可以,不过需要你的帮忙。”慕韬天淡定的说,迷人风采尽现,连师元儿都看得目不转睛。“我要你帮我召集京城里所有船行的头儿,咱们一次把这事情谈开,有了众人的合作,这件事便成功一半。”
第3章(1)
卯时一到,皇宫内午门城楼上钟声大起,百官鱼贯入宫。
依古礼,太子不须上朝,除非皇帝要求或许可,但这一次,慕韬天自请上朝,让皇帝很是惊讶,不过也该是让这小子学习政务的时候,故而准许了这个请求。
待百官于殿内站定,大臣们便开始奏事,直到左相李大人禀奏北方目前物价飞涨一事,慕韬天就挺身而出,痛陈因罗刹教拦河之举导致漕运运费上扬,百物皆涨、民生凋零一事。
“竟有此事?”皇帝皱眉,“当地刺史竟没有将此事禀报?”
“儿臣亲眼所见,千真万确。”至于他如何亲眼所见,相信父皇自然不会在大殿上质问他,只有以后再说了。“儿臣敢请皇上将此事交由都察院查办,勿枉勿纵渎职失职之官员,令民生恢复。”
都察院是一个中立的监察机构,据慕韬天了解,院内执掌官员皆对朝廷忠心耿耿,不结朋党,因此用来对付那些显然倾向某一势力的地方官员们最有效果。
“准奏!”见太子越来越有大将之风,皇帝自然欣慰不已,何况他所陈又合情合理。“太子尚有什么事要说?”
“至于罗刹教半路拦船,导致运费带动物价飞涨一事,儿臣有一建议。”这个建议,慕韬天早已和北方各大船行达成共识。“朝廷于民间建立船行公会,出一人为代表,运费价格由各船行代表及朝廷代表议事订定,以控制无理涨价。同时公会每年缴交税捐,此税则用于训练水军,保护河道。”
由于有共同的敌人,且此事于双方都有利,因此当他向各船行提出这个方案时,并没有遭受太大的反对,也增加了他说服父皇的信心。
果不其然,皇帝一听他的建议,高兴得一拍龙椅,“好方法!左相你认为呢?”
李大人缓缓站出来,恭敬地低头道:“太子建言甚为有理,且为国家增加税收又能保护入民。我大朝有此储君,实为百姓之福。”
老臣子的禀奏到后来当然也要拍一下马屁,但左相的话或多或少也说中了朝中官员的想法,过去他们只知太子仁和但脱离世俗,如今太子只是微露锋芒,就轻而易举地摆平这么一件大事,如何不让他们刮目相看?
然而毕竟姜是老的辣,李大人想到了皇帝没想到的事,“不过依太子之计,要说服北方的船行,又不能激起民怨……”
“李大人所言甚是,本座早已派人向各船行代表沟通过,一切没有问题,待皇上诏令一下,公会很快便可以组织起来,依律行事。”慕韬天态度从容,言语间却有不容置疑的威仪。
在和各船行谈判时,他可是算准了天时地利人和,有了罗刹教的推波助澜,不愁船行们不妥协。何况陆老大为各船行领头的人物,经他大力保证,各船行也不过是望风响应罢了。
“好!”这是皇帝第二次在朝会上叫好,足见他十分满意太子的表现。“朕马上派人着手去办。太子足堪为大事之人才,过去未让你上朝,倒是小觑你了。”
朝会一直进行至午时退朝,百官才——退下,但在众人赞美太子的声浪中,却有一道眼神在暗中冷冷地注视着太子。